水是最重要的營養素,也是生命賴以存活的基本要素。即使失去身上所有脂肪和身體一半的蛋白質,動物還是能存活下來,但是,如果失去了 15% 的水,那就必死無疑了。
犬用食品或貓用食品開封後的存放位置,對其品質與新鮮度影響很大。以下是所有希爾思貓用與犬用乾飼料及罐頭最佳存放方式的一些相關問題與建議。
你知道存活在你體內和你身體上的細菌數量遠超過您自己身體的細胞數目嗎?我們的伴侶動物們也是同樣的情況喔~科學證據顯示這些對身體有益的細菌--狗狗和貓貓的微生物菌叢(Microbiome)--與我們寵物的身體存在共生的關係,並且影響著牠們的整體的健康狀態。
幾年前,Frontiers in Psychology 期刊證實了一件飼主早已知道的事:與動物正面互動有助於降低人的壓力。 從維持健康和長壽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個好消息,不過如果你的寵物是貓咪,你可能會問,飼主和寵物是否都會達到相同效果?貓喜歡讓人撫摸嗎? 貓喜歡飼主抱抱,和飼主喜歡抱牠們的程度是一樣的嗎?
如果做對了,答案當然是一樣的。雖然一般人普遍認為貓很冷漠,但還是有很多貓咪喜歡跟人親近。事實上,透過撫摸和擁抱,可以幫助貓咪和飼主建立起親密的關係。
撫摸貓咪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貓咪給出的訊息很容易讓人誤判,造成飼主撫摸的方式不對,或是摸了貓咪不喜歡其他人觸碰的地方。
比方說,貓咪在地上滾來滾去、露出肚皮,這是貓咪表現信任的方式。如果這時候想撫摸貓咪肚皮上細軟的絨毛,牠很可能回敬你一頓抓咬。飼主可能有充分理由認為,貓咪討厭自己,或認為這是貓咪在表達不想被摸,但其實貓咪只是在表達當下不想被摸的心情。寵物資訊網站 Petful 解釋,有些貓的確很享受按摩肚皮,前提是主人必須適當地接近,而且貓咪正好也很放鬆平靜,才有可能。
2013 年,Physiology & Behavior 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遭到扭曲,造成人類誤以為撫摸貓咪會造成牠們的壓力。英格蘭布里斯托大學人類動物學研究所所長 John Bradshaw 向《國家地理雜誌》指出,貓咪的焦慮其實來自生活中的因素,而不是撫摸的行為(該實驗其實是探討獨居的貓和有同伴的貓,比較兩者排解壓力方面的差異)。 撫摸貓咪對牠們來說具有慰藉的作用,所以請繼續保持這樣的好習慣。
那麼,貓咪喜歡讓人摸哪裡呢?頭部、下巴和脖子常是貓咪最愛的部位。 有些貓喜歡讓人摸尾巴,有些則會閃躲,甚至只是輕輕撫摸就會痛。慢慢來,仔細觀察貓咪對觸摸的反應,一定要尊重牠們的喜好。
動物星球的 Jackson Galaxy 向寵物資訊網站 Petcha 表示,接近貓咪時,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要由貓咪主動採取行動。 給貓咪聞聞你的食指,接著反過來以食指摸摸貓的鼻子。 如果貓咪想要人抱,會把臉湊近你的手,引導你摸牠的耳朵、下巴或任何想要人撫摸的部位。 放慢動作,可以創造更舒適、輕鬆的氛圍。塔夫斯大學康明斯獸醫醫學中心指出,如果貓咪開始用頭磨蹭你的臉頰,或者用臉頰蹭你,這是個不錯的徵兆。貓咪透過「磨蹭」的方式,將臉頰腺體的氣味留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和其他家庭成員身上。
除了撫摸之外,貓咪喜歡讓人抱嗎?要看時機, 多數貓咪喜歡依偎的感覺,如果飼主慢慢引導,也會讓貓咪喜歡上擁抱。想要抱貓咪,最好先輕輕拍牠幾下,再小心抱起來。 注意要讓貓咪的四條腿保持固定、不亂晃。 如果貓咪在你的懷中感到安全,會更喜歡待著不走。如果貓咪動來動去想離開,請輕輕放下牠,過一會再試。學會讓貓咪依偎你,需要循序漸進 (放下貓咪時沒被牠抓傷,偶爾也可以獎勵牠一些零食。

有些品種的貓比較能接受撫摸和擁抱。例如,暹羅貓愛玩、愛熱鬧,需要主人的關注,喜歡黏人的布偶貓也一樣。
如果貓咪拒絕肢體上的接觸,請不用擔心, 這可能是貓咪的個性或成長過程使然。如果貓咪小時候沒有和人類接觸過,就可能不喜歡和人親近。 如果飼主領養到這種性格的成貓,又不瞭解貓咪的過去,可能需要加倍引導。飼主可以透過上述策略,協助貓咪適應新的生活,但請記住,有些貓純粹就是不喜歡讓人抱,喜歡跟人保持距離,不想依偎在你腿上。
在任何關係中,建立信任感都需要時間慢慢來。飼主投入關愛和情感,就得到最佳的貓咪朋友 (甚至附送肚皮按摩)。
Christine O'Brien 是一位作家、母親,也是一位資深貓家長,家中的兩隻俄羅斯藍貓是家裡的老大。她的作品也刊登在 Care.com、《What to Expect》和《Fit Pregnancy》等網站,文章內容涵蓋寵物、懷孕與家庭生活。您可以在 Instagram 和 Twitter 上關注她:@brovelliobrien。